close
導演:齊怡、劉佩怡
紀錄片主角:林文月

⭐推薦程度:9/10

  林文月可以說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一位作家了,不管是育人子弟、學術貢獻又或者文學產出,都是台灣當代十分傑出的一位作者。對我而言,儘管我閱讀她的作品數量不多,卻深切地被這位作家影響,故而特別想寫這一部關於林文月的紀錄片。
 
  我看的紀錄片不多,但是這一部紀錄片的風格,很平淡真實,就像是在看一個你喜歡的YOUTUBER的VLOG,紀錄了一位作家在寫作生涯的點點滴滴,從人格、學術涵養的育成、寫作契機、對文壇的影響,再到作家生活中最真切的情感。我個人認為是一部很適合下飯、靜心的一部紀錄片,而且忠實地呈現了 一位創作者的模樣,我覺得不管在什麼領域進行創作的人,都很適合看這一部紀錄片。
 
 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紀錄片,高中時看的版本並不是完整的,所以這次重看才發現,原來有很多被遺漏掉的部分。曾經的我對於要如何抉擇大學學系感到很困擾,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,但是讀中文系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。在我面試成功的科系中,既有中文系也有日文系,林文月是一名中日文精通的作家,除了中文的文學作品,也翻譯了源氏物語,對當時苦惱的我來說,這何嘗不是發現了一種道路?人生不是二選一的,難道不能兩者兼修嗎?於是我就下定決心要雙主修中日文了。
 
  高中看這部紀錄片中我最有印象的一個橋段,就是林文月台大將外文系改成中文系這件事,這給我留下了一個印象,林文月是一個很有個性,也很有自己想法的人,同時,她卻並不外顯張揚,當然也可能紀錄片拍攝時,林文月已經不是什麼年輕少女的關係。對我而言,是第一次看到一個作家這樣清楚地以作品以外的方式發聲,所以有種很奇特的感覺,這是我想像中的一位作家會給人的氛圍,舒雅、自適、從容。
 
  如同紀錄片的片名,讀中文系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?看見紀錄片的林文月,她正是中文這個語言中溫養出來的美麗,具體形容不出,但是當看見林文月,就會想:讀中文系的人就是林文月的樣子。
 
  或許時代與學術涵養才能造就那樣的美,但是我不禁想像,我有沒有辦法成為這樣一個人呢? 
 
  看完這次的紀錄片,我最大的感悟是,從生活中也能體會到創作的快樂,因為課業繁忙的關係,我原本預想的在大學盡情創作,變成了一件每天壓在心頭的事,規劃日程的筆記本中,年計畫、月計畫、周計畫、日計畫,寫到有些麻木了,還是常常沒有完成。讓我不禁想,我真的喜愛創作嗎?一次次地懷疑自己。但是林文月的作品就如紀錄片所說,就像是一種生命情調,不必是甚麼精彩的小說才叫做創作,平淡如菊的生活紀錄,也能是創作的源泉,雖然是很簡單的道理,但是直到看了紀錄片,我才真正感覺到,創作是什麼。
 
  在我少有的林文月作品閱讀經驗中,我也能感受到,一篇作品不一定要是高潮迭起,才是一個好作品,才能夠牽引讀者心神,林文月的作品給人的更像是一種長久的感動,溫柔的力量蘊藉在她的文字當中,經過歲月打磨之後,細水長流在讀者的生命中。
 
 

 ‧ 畢竟是心得多少有主觀之處,但是盡量客觀呈現,如果是個人觀點的部分也能很明顯分辨出,如果有想討論的部分歡迎留言討論。

arrow
arrow

    日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